第四野战军汇聚众多将领与英才。林彪最看重哪位名将呢?有这样一位将军,虽名气不大,但林彪赞他一人能抵十万雄兵。他究竟是谁?
在东北战场上,苏静身为作战与情报处长,如同林彪的耳目。情报对作战至关重要,秀水河子战役的胜利,得益于苏静提前精准获取了国民党军的行动信息。
诸多类似事例表明苏静的重要性。林彪曾对身边人说,苏静一人堪比十万雄兵,这是对苏静的极高评价,也凸显了情报工作的关键性。东北局书记彭真也称赞苏静,情报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辽沈战役爆发时,林彪忧虑塔山防线能否稳固,于是派遣苏静前往第四纵队,既监督战事也助力防守。苏静坐镇塔山,让林彪信心倍增,这彰显了他对苏静的深切信赖。
第四野战军组建时,苏静继续负责作战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转至总参谋部任军务部部长,1955年荣获开国中将军衔。随着时代变迁,苏静的职位也不断晋升。
1967年,经周总理亲自提议,苏静出任铁道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在那特殊时期,他成为实际负责人。上任后,苏静全力保障铁道部的日常工作有序进行。
面对复杂局势,军管会的一些同志考虑到苏静与林彪的关系,建议他向负责日常军委工作的林副统帅探探情况。但苏静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听从建议去找老上级林彪了解情况。
陈伯达与谢富治在铁道部召开群众大会,力挺造反派,邀其头目上台就座,却故意忽视另一派。苏静不顾安危,挺身而出,坚持让另一派的头目也登上了主席台。
会场顿时喧闹起来,陈伯达怒不可遏,带着随从离开主席台,留下苏静尴尬站立。苏静见状也下了台,导致会议无人主持,陷入僵局。无奈之下,陈伯达只得再次请苏静上台。
苏静后来回忆,当时他已陷入绝境。若按他们的要求,让一派压制另一派,铁道部必将大乱;若反抗,自己定会被打倒,但他决定奋力一搏。
得益于毛主席的指示,认定两派均为革命群众,苏静幸免于难。他妥善应对群众派性问题,确保了铁道部稳定,1968年,被调任为国家计委军管会主任。
那时,国家计委主任是余秋里中将,他面临困境,造反派欲撤其电话。苏静在周总理支持下力保余秋里,因余是单臂将军,苏静还特地安排了一名炊事员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苏静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极具风险。1971年5月某日,林彪召苏静汇报工作。苏静先向国家计委领导汇报并获准后,才前往林彪的住所毛家湾。
林彪试图探知苏静的态度,但苏静并未顺从。事后,他如实向组织汇报了情况。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作为林彪的旧部,苏静也接受了组织的审查。
苏静对此处理得当,经审查确认,他与林彪集团无组织关联。建国后,他调入总参,后任铁道部及国家计委军管会主任,住所紧邻林彪的毛家湾。
苏静从未因私事拜访过林彪,即使自己身处困境,也未曾寻求其庇护。正因如此,他最终得以避免被卷入林彪事件之中。
1976年,苏静出任国务院政工组组长。两年后,他申请回军队工作并获批准。有人建议他利用在国务院的经验,找老首长谋求更好的职位,但他并未采纳。
苏静对此只是淡然一笑,他仅任总参谋部顾问,1980年起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1997年,87岁的苏静离世。他为人正直理性,从不因私事麻烦他人。
尚竞配资-股票配资炒股-配资选股-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