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条长文,宣布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指责中国“将世界当人质”。 这一突如其来的政策引发华尔街剧烈震荡,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台跳水,标普500指数单日暴跌2.71%,纳斯达克指数重挫3.56%,全球市值一夜蒸发约2.5万亿美元。
这场暴跌与半年前的情景如出一辙。 2025年4月3日,特朗普首次推出“对等关税”计划时,美股同样遭遇血洗:纳指单日跌5.97%,标普500指数跌4.84%,道指跌3.98%,均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跨国企业苹果股价跌超9%,耐克暴跌14%,英伟达跌近8%。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被市场视为“自残式”打击。 高盛交易员当时警告称,关税冲击远超预期,投资者正在疯狂抛售科技股并对冲基金激进做空宏观产品。而10月的这次暴跌,让美股“一口吐回”过去十多天的所有涨幅,恐慌指数VIX飙升32%,至6月以来最高水平。
中国在关税战打响前的精准反制,直击美国战略软肋。 2025年10月9日,中国宣布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要求使用中国技术或原料生产的稀土产品必须获得许可,尤其限制用于军事和高端芯片领域的出口。 这一措施立即触动了美国的神经。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中国掌控全球70%的稀土产量、99%的重稀土供应和90%的精炼技术。 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提供的稀土生产航空电子设备;美军F-35战斗机每生产一架需要消耗417公斤稀土产品,用于电力系统和磁铁等关键部件。 缺乏这些材料,美国导弹系统的制导精度、雷达装置性能都将大打折扣,甚至正在研发的F-47六代战机项目也被迫暂停。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未能压制中国,反而加剧了美国内部的经济困境。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4月的预测显示,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短期上涨2.3%,2025年GDP增长率下降0.9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奧布斯菲尔德警告,关税将推动美元走强和关键中间品价格上涨,导致美国企业出口进一步下降。
更直接的反噬体现在通胀压力上。 美国消费者联盟报告指出,2018年的加税潮让美国家庭一年多支出510亿美元。 而100%的关税若实施,美国消费者将承担其中90%的成本,可能推高通胀至4%以上。
美国盟友纷纷采取反制措施,使特朗普政府陷入孤立。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批评美国关税政策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打击”,欧盟成员国计划对美国钢铝产品加征260亿欧元关税。 英国公布了一份长达400页的清单,涵盖牛仔裤、威士忌等8000类美国商品,准备实施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对美汽车征收25%的税率,巴西通过《经济对等法案》授权反制。
中国在贸易战中展现出明显的战略定力。 与美国的单边制裁不同,中国的反制措施强调在WTO框架下的合法性,通过稀土管制、半导体国产化等精准打击,既维护多边贸易规则,又确保自身产业优势。 内需市场成为中国的另一张王牌。2024年内需对GDP贡献率已达82%,降低了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华尔街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多出于国内政治考量。 2024年他以微弱优势胜出,2025年民调显示哈里斯支持率反超,对华强硬成为其转移国内矛盾的工具。 但效果适得其反:加税政策引发加州、肯塔基等州起诉联邦政府,能源与汽车行业也强烈反对,因为美国LNG出口80%依赖中国船舶。
贸易战阴影下,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世界贸易组织估计,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将使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减少1%,发展中国家损失超5000亿美元。 彭博社发布的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升至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
尚竞配资-股票配资炒股-配资选股-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