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海军的舞台上,万吨大舰无疑是实力的象征。我国海军近年来发展迅猛,万吨大舰的身影不断涌现,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展现大国海军风采贡献着力量。
说起中国海军的万吨大舰,055型驱逐舰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其满载排水量超过12000吨,舰长超180米,舰宽达20米,身姿魁梧,气势磅礴。2017年6月28日,首舰南昌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开启了055型驱逐舰的辉煌篇章。
南昌舰作为首舰,意义非凡。2019年4月23日,在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中,它领航水面舰艇群,率先接受检阅,首次亮相便惊艳世界。2020年1月12日,南昌舰正式交付海军,舷号101,继承了人民海军首艘驱逐舰的光荣舷号。
055型驱逐舰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它采用桅杆一体化、隐身舰体设计,舰体折线简洁流畅,上层建筑连续封闭,各类装备巧妙收纳,大大提升了隐身性能。综合射频技术的运用,更是让众多天线孔径融合为综合信息系统,实现雷达、电子战等多种射频功能的资源共享。
在武器装备方面,055型驱逐舰堪称“海上利器”。装备的130毫米口径新型舰炮,精度高、威力大,可对濒海目标实施有效打击,支援陆上部队作战。1130近防炮射速惊人,每分钟达8000—10000发,如一道钢铁屏障,守护舰艇安全。海红旗-10近防导弹系统反应迅速,对海最大拦截距离为9千米,具备多发齐射能力。还有那112个发射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可搭载“海红旗”-9防空导弹、“鹰击”-18反舰导弹、“长剑”-10巡航导弹和反潜鱼雷等多种导弹,攻击范围覆盖远中近,对空、对海、对陆、反潜无所不能。
如今,我国已有8艘055型驱逐舰入列。舷号102的拉萨舰、103的鞍山舰、104的无锡舰、105的大连舰、106的延安舰、107的遵义舰以及108的咸阳舰,它们共同组成了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这8艘万吨大驱,不仅是海军装备发展的重要成果,更是我国海上防务能力提升的生动体现。
除了055型驱逐舰,我国海军还有另一款备受瞩目的万吨大舰——075型两栖攻击舰。其排水量约为4万吨,舰长250米,宽30米,体型庞大。2019年9月25日,首舰在上海举行下水仪式,标志着我国两栖作战力量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075型两栖攻击舰拥有直通甲板和坞舱,具备强大的立体登陆作战能力。飞行甲板面积广阔,相当于20个标准篮球场,设有6个直升机起降点、2台升降机,可搭载近30架攻击、侦察、反潜等各类型直升机。舰岛将烟囱、指挥塔等集中于飞行甲板一侧,便于指挥直升机起降。舰体内部近千个舱室,有机库可停放多架舰载机,坞舱能装载气垫艇、坦克、装甲车辆等,气垫船可在2小时内将士兵和武器装备投送出去。
目前,我国已有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亮相。2021年4月23日,首艘海南舰入列;2022年4月21日,广西舰首次亮相并开展训练;同年11月10日,安徽舰入列;2025年8月1日,湖北舰首次亮相并在南海某海域开展训练。这些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两栖作战能力,完善了作战体系。
此外,我国还有一些船坞登陆舰也达到了万吨级别。像071型船坞登陆舰,满载排水量超过20000吨,可搭载多艘气垫登陆艇、两栖战车以及直升机,在登陆作战中发挥着重要的兵力投送和指挥协调作用。目前,我国有多艘071型船坞登陆舰在役,它们和055型驱逐舰、075型两栖攻击舰等万吨大舰一起,构成了我国海军强大的海上作战编队。
综合来看,我国海军现役的万吨大舰数量颇为可观。算上2艘航空母舰、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8艘055型驱逐舰以及多艘071型船坞登陆舰等,总数达20余艘。这些万吨大舰各有所长,驱逐舰侧重防空、反舰、反潜等综合作战;两栖攻击舰专注于立体登陆作战;船坞登陆舰承担兵力投送任务;航空母舰更是海上作战的核心力量。它们相互配合,让我国海军具备了远海作战、两栖登陆、远洋护航等多种能力,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对海军建设的持续投入,未来我国海军的万吨大舰还将不断发展和改进。它们将搭载更先进的武器装备、电子系统,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和远洋续航能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远海大洋上,我国海军的万吨大舰编队将更加威武雄壮,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尚竞配资-股票配资炒股-配资选股-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