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出汗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正常的排汗好处多多,可以加速水湿代谢,把体内多余的废水排出体外,其次可以调节体温,把体内的余热散出来。但是有些人出汗极不正常,这就属于有问题了。当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因为出汗太多去做汗腺切除手术时,下巴都差点惊掉,竟然还有这么奇葩的手术?真是万物皆可手术啊。那今天我们来说说平常见到的一些多汗情况。第一种:自汗所谓自汗,就是不由自主出汗,并不是因为天气太热而导致的,也许在空调房甚至大冬天都会出汗,总觉得身体会出现潮热,随之就跟着出汗。这种情况往往是身体有表虚症,中医称之为卫气不足,之前我们讲过气的分类,其中有一种叫卫气,就是在人体表面起保卫作用的,当卫气不足的时候毛孔就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汗就不受控制流出来。卫气不足的人体质都比较差,怕冷怕风,天气稍有变化就容易感冒,打喷嚏流鼻涕,我们称之为免疫力低。针对自汗问题,最好的选择就是玉屏风颗粒,屏风,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挡风的,在毛孔打开的状态下外邪更容易进入身体,玉屏风颗粒就能起到挡风固表的作用。当然,《伤寒论》里的第一方桂枝汤(可百度配方),也可以治疗自汗,而且这个药是甜味的,很好喝。第二种:盗汗所谓盗,就是偷偷来,睡着了以后就出汗,醒来汗就停了。盗汗的情况多是阴虚内热导致的,体内的热太多了就会把水液往出赶,通过毛孔散出来,所以通常还会有容易失眠、口干舌燥的情况。盗汗的情况更年期和小孩子最常见,更年期的更加偏阴虚,这是肾水不足了,所以重点以滋肾阴为主,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玫瑰鲜森家的玉竹百合酸枣仁茶就是滋阴的,可以作为日常调理;小孩子的更加偏内热,尤其是消化不太好容易积食的孩子内热更重,就以清热为重点,通常会用到的食疗方有乌梅三豆饮、乌梅+浮小麦煮水喝,平时也要多调理脾胃,消化系统好了内热也就不重了。图片
附1:乌梅三豆饮烟熏乌梅2-3颗,赤小豆、绿豆、黑豆等量各一把,煮水到豆子快烂的程度,出来后可以加冰糖或蜂蜜,只喝汤不吃豆。附2:乌梅+浮小麦烟熏乌梅2-3颗,浮小麦10-20克,煮20-30分钟,煮后喝水(一定是浮小麦,正常小麦不行)第三种:冷汗流出的汗摸起来是冰冰凉凉的,这种通常是肾阳虚的原因,跟肾阴虚正好相反的体质。肾阳虚往往会伴有其它一些症状:手脚冰凉,比较怕冷,舌头胖大舌质偏白,容易拉肚子,尤其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女性多有宫寒痛经。这种问题重点以温补肾阳为主,常用中成药有桂附地黄丸,如果手脚冰凉特别严重,都冷到膝盖了,就用力度更大的四逆汤。第四种:偏汗这种最奇怪,俗称“半身汗”,或左右,左侧出汗或右侧出汗,或上下,上半身出汗或者下半身出汗。这种问题最常见的原因是营卫不和,简单讲就是营气和卫气两个之间的配合出现问题,这种治疗非桂枝汤莫属。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也会导致偏汗,就是体内有了实症,比如痰湿、气郁等问题,把部分地方给堵上了,导致出汗不畅,需要随症施治。图片
第五种:头汗只有头上出汗特别多,尤其是吃饭的时候更明显,这种问题叫阳明实热症或湿热症。阳明实热就是肠胃里面太热了,说明体内一直有积食,所以还会伴有口气重、口渴、舌苔黄厚、大便臭、便秘等情况,大人小孩都会有。这种情况当然重点是清理积食了,把热源清理了,自然就正常了,所以首首推保和丸,便秘严重的可以搭配防风通圣丸。如果不止是单纯的积食,湿热也重,也就是我们说的湿气重,但属于偏热的湿,可以用三仁汤泡脚(可百度配方),搭配玫瑰鲜森家的祛湿茶。第六种:手汗、脚汗脾主四肢,所以手脚汗多,通常是跟脾胃功能失常有关系,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出现问题,有一个渠道就是从四肢泄出来。所以手汗比较多的人,手的肤色看起来会比较黄,黄色对应脾,所以很明确就是跟脾胃有关系。这种问题的食疗调理方非八珍粉莫属了。脚汗多通常也叫湿热下注,就是湿往下焦走,所以脚汗多的人很有可能还会有其它一些症状,男性阴囊潮湿、搔痒,女性白带异常,阴部搔痒,这些都属于湿热下注,所以治疗原理是一样的,除了八珍粉外,严重的可以搭配一款中成药叫二妙丸,效果很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尚竞配资-股票配资炒股-配资选股-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