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亲笔把一个27岁青年的刑期改成死刑?说起来,就让人感到奇怪。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就因为对方,说了句‘我无话可说’?”
乍一听,像极了某部国产谍战剧的高能台词,可现实,往往比剧本更扎心、更沉默,也更沉重,这事情是真实发生的。
今天要讲的这个人,既没上过热搜,也很少留下照片,连亲人都以为他只是“失踪”了,可事实上呢?他早就被老蒋处置了,他就是今天要说的主角人物,他叫王正钧。在1950年的台湾,他用脊梁扛住了酷刑、却没抵挡住老蒋的处置,最终英勇就义。
故事的起点,得从1946年福州一条湿漉漉的小巷里说起。当时,抗战刚结束,空气中还混着火药和潮湿木头的味道。当时22岁的王正钧,正在国民党新闻检查处做文员,他每天盖章、归档、喝茶看报,日子过得波澜不惊,他本可以一直这样下去。然而在一次老乡聚会之上,竟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岭?原来他经同乡聂曦同志的介绍,认识了那位“传奇堂哥” 他叫聂能辉。
聂能辉是谁?新四军老兵,皖南事变中被捕,关进上饶集中营,那地方,进去容易,出来难。可他偏不信命。1942年6月17日,雷雨交加的深夜,他带着几十名难友,在铁丝网和探照灯之间撕开一道口子,上演了一场真实版的“赤石暴动”。在成功突围后,他辗转闽北打游击,抗战胜利后又被组织派回福州,秘密开展地下工作。
王正钧第一次听他讲集中营的故事,手心全是汗。不是吓的,是被那种“明知必死却偏要闯”的狠劲儿震住了。那一刻他才忽然明白:原来真有人愿意为“理想”二字,把命押上赌桌,这事情干起来真的太痛快了!不久之后,王正钧在聂能辉的影响之下,开始和聂曦悄然转变立场,他们白天在国民党机关打卡上班,而在夜里却成了我党安插在敌人眼皮底下的“眼睛”,他们一有机会就输送情报出来。
1949年,解放军兵临福州城下,国民党大军被打得是节节败退。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重量级人物站了出来,吴石,国民党中将,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他出身保定军校,资历老、地位高,却早已看透这个政权的腐朽。吴石将军眼看大势已去,他做了一个近乎疯狂的决定:那就是把298箱绝密军事档案,完整交给解放军!不得不说吴石将军的眼光,真的是高,同时他所做的事情,也是符合民意。
然而吴石将军所做之事,危险系数过高。一旦走漏风声,不但他自己的性命难俣,甚至还会牵连全家。可吴石还是干了。而帮他完成这场“无声交接”的,正是聂曦和王正钧。当时王正钧负责协调细节,冷静得不像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确实干这个工作,的确可以让人迅速变得成熟,毕竟没有人会拿自己的老命开玩笑。事后,吴石奉命赴台继续潜伏,问谁愿同行。聂曦第一个站出来,而王正钧,则是被聂曦力荐过去的,理由就一句:“他靠谱,嘴严,脑子快。”
为此,很多人误以为聂曦是吴石的副官,其实则不然,,吴石将军的副官其实另有其人。真正在吴石身边贴身做事、传递情报、联络陈宝仓等地下党员的,是王正钧。他在台湾的公开身份,就是吴石的副官,看看这位年轻的王同志,做起事情来还是非常的靠谱。王正钧和吴石将军的工作模式,堪称地下工作的典范:一个对外周旋,一个内部策应,双线并行,互为掩护,织成一张看不见却无比坚韧的网,谁也不敢轻易拿他们怎么样。
可惜,再精密的网,也经不起内鬼一扯。
就在1950年1月29日这天,地下党最高负责人蔡孝乾叛变了!他为了个人利益选择投诚,公开了不少革命志士的名单。他这一叛,如同推倒第一块骨牌,整个情报系统轰然崩塌,这事情说起来就让人恨得牙痒痒!朱枫身份很快暴露,除此之外,特务满城搜捕其他同志。在千钧一发之时,吴石冒着杀头风险,签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而这张“救命符”,正是王正钧亲手送到朱枫手中的。
很快2月4日晚,朱枫便登上飞往舟山的军用飞机。舟山离大陆仅几十海里,眼前就要逃出去。可命运偏偏喜欢开玩笑,喜欢捉弄人,就在2月18日,朱枫在定海被捕,显然吴石将军在这个时候也不安全了。审讯之下,整个网络被彻底撕开。吴石、聂曦、王正钧……一个接一个被揪出来。
在审讯室里,王正钧成了特务的重点“关照对象”。他们先来软的:“你不过是个副官,又不是主谋,只要说出吴石干了什么,立马放你走。”王正钧只冷冷回一句:“我不知道,有种就直接杀了我。”
特务们,眼看软的不行,就上硬的。鞭子抽、烙铁烫、老虎凳压……他疼得蜷在地上,却始终咬紧牙关。他知道,一旦他松口,不仅吴石必死,还有更多尚未暴露的同志会跟着遭殃,因此打死他也不愿意多说一个字。他宁愿一个人扛下所有,也不愿意透露其他同志,就这份高义来说,他就是一个难得的同志。
当时有三位审判长,他们分别是蒋鼎文、韩德勤、刘咏晓,他们都是吴石的老战友,显然他们并不会对吴石将军下死手,说不好,还难捡回一条命。他们心里清楚:吴石是条硬汉,若因这事被处死,军中人心必乱。于是建议“重判但免死”。
可蒋介石看到报告之后,当场暴怒:“国防部还能不能用了?”在他眼里,吴石这种高级将领“背叛”,等于扇他耳光。必须杀一儆百!也必须当众处置!
除此之外,三位审判长还被当场撤职,换上三个“听话”的代替,这就是老蒋的手段。就这样,在6月10日,吴石、陈宝仓、聂曦、朱枫四人被枪决。
而王正钧的命运,更显荒诞,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一审判7年,二审改15年,法官念他“只是执行者”,想留条活路。可蒋介石不依不饶,直接拿过判决书,把“无期徒刑”狠狠划掉,龙飞凤舞写下两个字:“死刑”。
1950年8月10日,王正钧和战友林志森被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被当众处死。行刑前,刽子手例行问:“还有什么要说的?”
他站得笔直,眼神平静如水,只淡淡回了四个字:“我无话可说。”
没有后悔,没有眼泪,甚至没看一眼枪口。那一刻,他仿佛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完成一场庄严的告别。
消息传回福州,已是年底。一个陌生人找到他哥哥王正镐,递上一封血迹斑斑的信。王正镐看完,当场跪地痛哭!弟弟早已牺牲,尸骨无存。
当时王家不敢声张,只能把悲痛咽进肚子里。后来亲人陆续离世,王正钧的名字,几乎彻底消失。
直到2010年前后,两岸关系缓和,一批尘封档案解密,人们才猛然惊觉:原来还有这样一位英雄,默默牺牲,无人知晓。
在2011年7月,王正钧同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算是给他一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那张迟到了61年的《烈士证明书》,终于交到亲属手中。同年年底,他的遗骨被迎回福州,安葬于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
自此,这位漂泊半个多世纪的游子英雄,终于回家了。
最后,向王正钧烈士致敬!
尚竞配资-股票配资炒股-配资选股-在线炒股配资必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